智能交通公司自动驾驶未来可期任重道远

智能交通公司推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担忧。尽管人们对未来可期的自动驾驶汽车充满期待,但在这看似益处丰厚的背后,仍然存在许多怀疑和担忧。根据美国汽车协会(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及盖洛普(Gallup)的调查,大约63%的人对乘坐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感到不安,而超过半数的人表示他们绝不可能单独乘坐这样的车辆。

近期的一些独立研究也表明,大多数人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持有保留态度。例如,布鲁金斯学会、智库HNTB以及公路和汽车安全倡导者(Advocates for Highway and Auto Safety,AHAS)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参与者都不愿意乘坐自动驾驶汽车,并且大约70%的人对与其共享车道表示担忧。此外,有近60%的人预测自动驾驶汽车将比人为驾驶的车辆更危险。

为了增加公众对于自动驾驶技术信心,进行更多测试是关键步骤之一。这包括通过模拟平台来“学习”如何在公共高速公路和城市街道上安全行走。Waymo等公司利用模拟环境进行了大量测试,其虚拟试验轨迹覆盖了50亿英里以上,这远未达到一些专家认为所需达到的基准,如兰德公司估计至少需要110亿英里才能获得可靠的统计数据。

除了数据收集之外,还有关于事故频率的问题需要解决。在2018年初几个月内,一些公司如通用汽研部门Cruise报告称,他们能够显著降低事故频率。但是,也有一些悲剧发生,比如Uber自主运营车辆与行人的致命碰撞,以及特斯拉Model X因操作疏忽导致死亡的事故。

此外,对于辅助技术而言,即便它们被广泛应用,也存在潜在风险。公路安全保险协会警告说,这些系统可能在无人操作时造成致命失误。此类失败例子包括偏移车道、撞击静止物体以及意外减速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激光雷达供应商Luminar首席执行官Austin Russell认为,更复杂的是,大多数自动驾驶系统都是“黑匣子”,消费者无法了解其内部工作原理。他提到:“如果一辆橡胶轮胎上的卡车能证明自己的安全性高于自己开普通车,那么消费者可能更愿意接受。但目前,我们甚至无法实现真正的条件下全自主。”

标签: 智能互联网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