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展览会人工智能追踪可疑人员助力智慧出行的未来

智能交通展览会:AI追踪可疑人员,助力智慧出行的未来

日前,清华大学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237亿元,同比增长67%,预计2018年市场增速将达到75%。人工智能被视为继蒸汽技术、电力技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之后的第四次科技核心驱动力。随着产业变革加快,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兴起。我国一系列支持政策落地,加速相关产业创新活跃。安防作为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行业,为提高安防行业发展带来新希望。

AI结合生物识别锁定可疑人员

安防旨在提前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对攻击、避免受害。安全防范工作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重心在于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目前,我国执法部门与部分安防产业携手提升违法行为打击精度。相信未来合作深化,将持续提升城市安全系数。

执法部门利用大数据挖掘、大数据算法等手段,便捷、高效地对风险进行预测和感知,加快数据采集效率,对危险行为有效监控。此外,可实时跟踪并发出警报,从而进行实时信息汇总、分析建模。

步态分析及行为识别是AI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在人群中挑选出可疑人物,该技术已较为成熟,有能力将人们与十年前拍摄照片相匹配。

步态识别研究已经丰富,最先进的是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和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共同开发的一项最新技术,他们把每个人步行动作分解为24个因素,每个人的独特行走方式就由这些因素构成,用特制的地板压力垫收集近20000个脚步信号创建数据库训练AI系统准确率高达99.3%。

日本NTT East和Earth eye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名为AI Guardsman,用以发现商店中的小偷通过商店摄像头实时追踪顾客,与内置已知可疑动作匹配,一旦发现符合特征行为发送报警信息至手机App提醒店员注意,并据他们声称该系统减少了盗窃事件四成左右。

我国应用步态分析及行为识别主要用于保障公共安全以前警方需要审核大量视频资料光线角度画面清晰度年龄跨度影响难以完全保障破案效率受到限制通过应用步态识别节省时间对检测对象身体特征运动姿势分析快速锁定目标公安系统信息化水平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远距离识别的步态有逐渐走向商用的趋势云从科技取得重大进展刷新三项世界纪录;银河水滴科技公司建立全球步态数据库优势明显宣布与石油行业合作完善网络控制潜入偷盗石油用AI分析交通流量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交通也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中国多数城市面临巨大交通压力高昂拥堵成本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安防理应担负重任设计解决方案便利公众出行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时代科学治理提供现代化手段利用AI可以实时分析交通流量调整红绿灯间隔缩短车辆等待时间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全方位感知全局协调掌握车辆轨迹停车场车辆合理调配资源疏导实现机场火车站商圈联调道通畅居民出行保障

让从“看到”问题到“看懂”问题提出方法是一个探索过程政府不断推政策鼓励汽车卫星导航各领域公司合作阿里巴巴开发“城市大脑”,通过球形探头自动巡查堵点使用实时录像调整信号灯传统信号计时或调整低下通过算法监控可以优化信号自杭州运行以来通勤减少10%救护车不闯红灯但到达地点缩短50%

许多城市整改过马路陋习加强执法安装闯红灯人脸识别系统视频检测提取身份储存闯红灯数据搜索比对查找违法人是否多次闯红令实施违法人信息放屏上显示如天津市南京路营口道交叉口上线电子抓拍系统专治罔顾规则身试险者路人

结语:安防一直被认为是最快最好的行业之一。在盛行“大数据AI”的时代企业需抓住机会勇立潮头深耕细作研发新产品延伸人类智慧绘制未来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