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白居易的离愁之痛我是如何被诗词深深打动的

在我走过的每一条古老的小巷,每一次听着悠扬的琴声,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白居易的《长恨歌》。这首诗,仿佛是一道穿越千年的时空之门,引领我进入了一个充满离愁和怀念的世界。

《长恨歌》的开篇就如同一把钥匙,将我的心扉打开,让深藏已久的情感随着每个字句而徐徐展开: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这些简单却富有情感色彩的话语,就像是在对自己说:记得过去,那时候你的心是轻盈的,你周围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地方;但现在,时间已经流转,你的心变得沉重,被无尽的思念所笼罩,而外界只剩下寒风与细雨相互交织。

读到这里,我仿佛也能看到那位年轻人的影子,他在经历了一段艰辛之后,却又不得不离开他所爱的人和事物。这份离愁,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文字中,更映射出了所有曾经深爱过某人或某地的人共同的情感困境。

诗中的“昔”字,是一种回忆和留恋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承载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向往。同时,“今”字,则表现出了一种现实与愿望之间不断纠缠的情绪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并非孤独一人,因为无数人都曾用这样的词汇来描述他们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波动。

《长恨歌》里面的“杨柳依依”,让人们联想到春天,那时候一切似乎都是那么鲜活而温暖。而当你读到“雨雪霏霏”的时候,脑海中便会浮现出秋冬那种萧瑟且冷清的景象,这些季节虽然不再是阳春三月,但它们却成为了我们日复一日生活中的常态,使得那些难忘瞬间显得更加珍贵,也更令人感到怀念。

对于那些曾经拥有过美好,却因离别而被迫分开的人来说,《长恨歌》是一面镜子,让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情感,并且找到前行路途上的力量。而对于像我这样,对于历史和文学充满热情的人来说,这首诗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一次回到那个时代,与那些伟大文人一起共享彼此的心灵世界。

每当夜幕降临,我坐在书房里,用手指轻抚着那本黄金边缘泛黄的小学教材上印刷出的白居易作品集。那是我儿童时代第一次接触到的中文课本,其中包含了这首《长恨歌》,它就像是古代的一个窗户,从那里可以窥见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大陆。我眼前的灯火映照着书页,那些熟悉却又陌生的字迹,如同潮水般涌进我的内心,最终停留在我的灵魂深处,无论何时何刻都不会消散。

下载本文doc文件

标签: 智能仪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