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排行榜2020前十名中家电连锁业为何选择榨油而非黄连

每年3月,空调工厂通常会迎来年度回款的高峰。而在商务部发布《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后,国内大连锁企业加速向各空调工厂“提取”销售高点位。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全国空调品牌都在与几家大连锁进行谈判,而这些大连锁则提出了令人震惊的要价,其利润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与行业主体水平和发展趋势存在巨大的偏差。

多数空调品牌在2006年的合作谈判中采取了“明修棧道,暗渡陈仓”的策略。首先是高层交流应对,然后是在中低层沟通暗施压力,以超出原则范围的手段向工厂索取高额利润,有时态度甚至非常强硬。如果不答应,就可能通过边周旋边施压手段迫使工厂屈服。

业内人士揭示,大连锁企业除了表面上的态度,还有更为隐蔽的操作。如果某个品牌拒绝满足其要求,不仅会将展柜移到角落,让产品冷冻起来,还会命令店铺暂停销售,以此逼迫工厂就范。

记者尝试联系部分连锁内部相关人员,但均被拒绝接受采访。此外,对于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讨,也让一些市场人士感到深切地叫苦。在广东或浙江等地,一些空调企业的人员认为,如今的市场环境已无利可言,一台普通的小1.5P空调即便按两年前的材料成本生产,也难以盈亏平衡;而现有的市场价格却需要卖出2700元以上才能保本,其中超过总价20%的费用主要用于支付给大连锁商各种不公平要求。

一位来自浙江某空气处理设备制造公司业务经理表示,大连链式企业吸引消费者的关键之处,便是低价销售。但这实际上损害的是连接同行成本,而非自己的经济实力。大连链式企业开设分店,并非依靠自身经济实力,而更多是从其他地方“掠夺”。比如场租、选位费、员工薪资等,都涉及到各种名目繁多的手续费,从而获取额外收入。若果然没有按照他们定的标准付款,他们还能单方面扣除货款;若产品无法快速销往,则又能单方面降低价格销售,无需协商空间。

对于这种情况,一些学者分析指出,与国际零售巨头相比,大陆的大链式企业尚未走出国门就已经表现出了过激和荒唐行为。这是否反映了国内链式经营机制存在问题,以及它们是否应该承担正常市场风险?这种将风险转嫁给他人的做法,不仅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也可能促使国家立法界定民企链店行为限制性条款。

标签: 智能仪表方案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