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弦的数字革命智能制造与平板电脑的融合热潮
在这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记者来到浙江和安徽等地园区生产研发一线,感受到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及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看浙江杭州的情况。在春节后头天开工,浙江执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销售业绩飙升。通过公司移动电商平台,只有中国品牌的眼妆产品,就在中东国家消费者手中买走了12万多件。这一切都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预测备货时段。
依托新技术、新模式,公司已带动5000多家中国企业“数字化出海”,把产品销往“一带一路”有关国家和地区。统计显示,杭州数字经济线上主营业务收入已连续17个季度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2018年达1.08万亿元,增速18.8%。最近5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2%,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
接着,我们转向安徽合肥的情况。在“中国声谷”——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一款时尚小巧的“小豹AI翻译棒”展示了人工智能的魔力。这款翻译棒可以翻译中英日韩等6种语言,还能听懂广东话、四川话,而且全机身仅一个按键,可以“傻瓜式”操作。
产品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公司对产品进行了差异化定位,同时也是由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良好的时机。在此背景下,“中国声谷”的企业数量由433家增加至约600家,其产值超过600亿元。而今年1月,这里新增企业18家,有340余个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当月实现产值7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30%。
最后,让我们看一下湖北当阳的情况。在这里,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被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湖北东田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百余名员工的小微企业,它们专注于研发屏下指纹识别光学滤光片、3D人脸识别窄带滤光片等高新技术产品,并且立足市场并走在行业前列。
总结来说,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年代,不仅是传统制造业,也是科技创新的力量正在推动着各行各业前进,而这些变化正以一种情感共鸣般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