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轨道交通的智慧之舟CICTP2018城市交通信号控制与仿真

比喻

在这艘智慧之舟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交通专业人士和对中国或其他发展中国家交通深刻理解的专家齐聚一堂。近年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经济技术让汽车与交通产生了深度融合。未来交通体系正在被重构,这一变化趋势引起了全行业的深切关注。

作为CICTP2018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交通信号控制与仿真专场邀请了美国阿克伦大学教授易平、德克萨斯理工大学教授刘鸿潮、交通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永进、北方工业大学城市道路交通智能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福生等人进行分享。

第一节:过饱和交叉口配时策略

德克萨斯理工大学教授刘鸿潮认为,通过“控制策略”,可以达到最大流出车辆数、最小延误以及公交优先等目的。非饱和交叉口配时原则为:单交叉口,以流入率/饱和流率为基础分配绿灯时间;多交叉口还需优化相位差、相序及带宽等参数。

过饱和交叉口配时原则为:单交叉口,同时遵循所谓bang-bang 控制原则,即所有排队车辆应在同一时间被清空;多交叹以区域为目标最小化延误或最大化流出量。

第二节: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探讨

2014年调查统计显示,有61%的城市建有通信协调控制系统,而49%实现了统一控制管理。在5.7万台信号机中,“协调智能”信号机占37%。

基于数据驱动的算法应用观测矩阵扩展至周边路口,每个智能体奖励函数与周边状态相关联,每个不仅考虑自身影响,还考虑对周边影响,以达到区域协调。

第三节:信号控制场景与流量监测

主要检测指标包括车流量、高速率、中间速度占有率及平均停留时间。

北方工业大学研究员张福生介绍了检测域与数据,以及SCOOT系统优先设计感应器等方面,并解说可能影响检测质量优化的问题,如整合设备选择最佳方案。

第四节:整合需求及路网仿真的实时决策支持

马里兰大学研究所所长COTA主席张磊详细分析集成AgBM-DTA模拟行为模型校准走廊旅行时间坡道计量DTA匝道计量操作DTA变速极限运行性能行为反应匝道走廊旅行影响按组合选择场景及综合需求管理效果分享光纤传感器技术。

第五节:无人驾驶未来及其仿真研究

全球汽车厂商研发无人驾驶汽车预期SAE Level 4级别在5年内出现SAE Level 5级别在10年内出现。

全面实现,无人驾驶将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安全性减少事故70%以上。

清华吴建平介绍无人驾驶虚拟仿真分析通行能力稳定性旅行时间挑战测试过程分析道路拥堵安全提升效益。

第六节: 信号基本概念及规范标准

同济李克平报告《基本概念规范》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缺失,我国严重缺乏共识学者创新实践提供经验政府责任制定推广责任规定行业标准创新规范制度完善建议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制定宣传推广责任担负政府学会组织担负制定宣传推广责任担当政府主管部门学会组织担负制定宣传推广责任担当

第七节: 北京未来展望规划建设项目完成目标提升远郊安全覆盖100%

八节: 科力威师(KeliVS)产品雏形引进瑞士VSAG VS-PLUS工程转换羽翼丰富应用测试产品工作科力威师结合现状引进吸收转化瑞士VS-PLUS研发集方案设计解决问题混合现状特征科技转移科力威师产品羽翼渐丰完成应用测试工作

标签: 智能仪表方案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