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方案智造未来和谐共生 - 如何创造不伤害人类的工业机器人

在这个不断智能化、自动化的时代,我们如何确保机器人能够安全地与人类共处,尤其是在有限空间中协同工作?安全而高效的人类交互机器人——也被称为“协作机器人”(cobotics)将对组装生产线、家务劳动服务、健康保险领域以及物流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汽车制造商和航空航天设备生产商已经大规模应用了自动化的机器人系统,英国航空公司(BAE Systems)最近宣布计划使用协作机器人来建造军用飞机。然而,尽管工业机器人的效率和实用性令人瞩目,但它们在与人类共享空间方面仍然存在安全可靠性的问题。据统计,每年美国就有20多起因为机器人造成的意外死亡事件。

与早期的单一功能机械臂不同,“协作机器人”安装有传感器并具备先进的安全特性,可以有效地侦测周围出现的人及作出相应反应。这使得人类和机器人的结合成为了理想状态:后者的强度和精确度配合前者的视觉、感知能力、思维灵活性和适应力,将释放出更高效的生产力。

避免受伤是利用这些新型合作伙伴时最重要的一点。BMW已是采用此类技术领先者之一,该公司2013年在美国南加州工厂安装了由丹麦Universal Robots设计生产的协助型手臂,这些手臂可以帮助完成汽车车门隔离水封操作,而无需传统的手工操作,以减少重复性任务对工人的伤害风险。

当一个工人距离这台自主运行中的合作伙伴太近时,它会发出警告,并停止当前操作,从而保障两者之间紧密合作环境下的安全。此外,如今,还有一种名为Baxter的小型工业机械手,它不仅能执行重复性的推拉任务,而且还能够通过示范学习来适应新的工作需求,无需额外编程或训练。

未来,这些灵活且精准的大型工业机械手可能会逐渐渗透到消费电子品组装行业,为我们带来更加高效且便捷的生活方式。而ABB推出的YuMi则因其小巧尺寸、高灵活性,以及适用于小型工作室等特点,在家庭市场上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让这些技术既符合家庭环境,又不会对儿童或宠物构成威胁的问题。

标签: 智能仪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