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与松下在自然之下的水果批发市场最新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客户和时代背景下,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历史悠久还是品牌知名度如何,都必须掌握变革的主动权。日本消费电子行业两大代表企业松下与索尼近期发布了一系列重磅举措,这些举措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战略意图。在家电领域,这些变化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具有显著的借鉴价值。

2月4日,松下控股在面向投资者和分析师召开的一次未来集团经营改革说明会上,披露了新的经营策略。这包括对元器件和智能生活领域进行重组,以及通过精简部门和低收益业务清理来实现经营改革中的提质增效。松下的这两项变革引发了外界争议,一是电视机业务可能面临出售或停止;二是主营公司发家的家电平台将被重组,以激活不同品类的市场竞争优势。

作为一百年老店,松下的家庭消费业务早已不是其营收和利润支撑。它正经历从过去家庭消费品向社会工业品的转型。此前10多年以来,生活方式业务、连接业务、工业业务、能源业务以及汽车服务等基本宣告公司正在经历一轮巨大的变革。

2月5日,索尼集团宣布接棒平井一夫执掌索尼7年的吉田宪一郎,将于2025年4月1日起只担任董事长,而财务出身十时裕树将接任CEO,并继续担任董事、总裁及其他职位。此前的吉田宪一郎选择十时裕树,是因为他成功引领并布局了索尼发展战略,尤其是在内容IP和半导体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然而,与公司CEO更迭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索尼推进管理架构优化:六大核心单元子公司化运营,同时推进首席执行官(COO)与首席官员(CRO)的设立,以及高管层面的管理创新。这表明索尼正在从传统硬件制造商转型为聚焦用户需求创意娱乐公司,其硬件产品与内容IP之间形成共振,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

此次动作显示出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海尔、美的大批中国家电企业一样,他们通过积极主动地变革,不断探寻新兴市场、新技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而另一方面,如三星LG等外资巨头们,也在不断调整组织架构,以适应全球化挑战,加强协同共振能力。这些都是迎合时代潮流,不断突破新局面的重要步骤。

标签: 智能化方案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