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旅游资讯启航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引领工业智能化新篇章

2017年,施耐德电气在成都举办了名为“工业融合,物联网未来”的创新峰会,这次峰会以“工业融合,物联网未来”为主题,并隆重发布了面向工业领域的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通过这个开放、互动性的平台,施耐德电气全面覆盖工厂及机械设备,从而助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为客户简化运营并应用开放技术实现提质增效。

在峰会期间,与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中国区工业事业部负责人马跃师长进行交流,对外宣布了施耐德电气从传统的主动化产品、技术和服务供应商转型为融合物联网技术的公司,以此帮助企业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同时改善终端用户体验,创造贸易价值,并适应大势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回顾施耐德电气在中国OEM行业30年的成长历程,从最初的服务商到2007年成立行业应用中心,对国际行业进行细分了解决终端客户需求;至今拥有2.6万名员工、26家工厂分布于中国各地,其关注点也从用户装备本身拓展到包括所有生产线中的设备,再到业务和运营,最终完成以工业物联网为核心的全方位升级。

过去,用户只能使用施耐德电气产品对应的软件,但现在随着面向工业领域EcoStruxure数字化业务平台的推出,可供所有用户接触并利用所有产品软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台带来的便捷服务。此外,该平台允许用户更加方便地收集自己设备数据,使得可视化数据可以用于提升自身生产效率。

面向工业领域EcoStruxure不仅实现了软件服务集成与数据可视化,而且具有开放性,可以连接多种类型设备。此基于Industrial Ethernet(IE)之上的平台,因为Industrial Ethernet是一个开放式网络协议,因此EcoStruxure可以通过Industrial Ethernet管理一切现场执行单元(RTUs)和传感器等,可以包含自动化设备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交换能力。这使得该平台除了支持Schneider Electric自己的产品,还能支持现有的其他品牌或类似成熟软件系统,如OPC标准下的数据采集功能,以及第三方其他品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这种变革首先能够让Schneider Electric更好地满足更多样的需求。在智能制造日益受到关注的一天里,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大规模生产,而是追求成本控制和定制,这是跟随消费者特性化需求而产生的问题。过去的大规模生产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而面向产业界面的EcoStruxure这样的开源平台则让消费者通过OEM落实至整合商,在上述获得完善。该平台提供给用戶的是一个从传感器到设计信息再到云端存储方法分类分析,然后剖析云计算技巧形成闭环,以确保信息安全。

此外,一方面是安全性,从原有装备安全延伸到了数字后的信息安全以及收集安全,这也是OEM商所关心的话题。面向产业界面的EcoStruxure 从传感器技术、设计信息以及云端存储方法停止分类然后剖析,然后使用云计算技巧形成闭环,以有效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另一方面,由于其采用基于 Industrial Ethernet 的架构,它具有很强大的扩展能力,可以轻松适配各种不同的场景,无论是在小型工作站还是大型工厂中,它都能提供稳定的性能保证。

最后,由于其深入了解市场趋势并不断创新,将继续成为促进数字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驱动力。

标签: 智能仪表方案
站长统计